ACBSP国际认证
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学院

 

 专业设置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教学研究 
 创新创业 
 实践教学 
 国际合作 
     
    工商管理专业(数智管理)介绍
    来源:

    专业简介

    工商管理专业(数智管理)是商学院本硕多层次、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智时代彰显“新商科”人才培养特色优势的核心专业之一,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具有企业管理专业学术硕士点和MBA授权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学校“航空为本,管工结合”办学特色,面向航空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航空报国使命感、创新创业精神和互联网思维,掌握管理、经济、航空和大数据等知识,拥有较强的数字化思维和能力,具备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和专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坚实伦理品格、突出创造能力与远大商业抱负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毕业生应能胜任满足数智化时代管理人才要求的工作。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作实践,应能够成长为具备深厚的商业思维,掌握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和管理方法,具备商业数据分析处理、商务沟通和商务智能决策能力,能够胜任高端制造业、航空产业、政府与事业单位等领域的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

    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领导力开发、创新管理、创业管理、管理研究方法、商务沟通、企业运筹学、商业伦理、公司治理、西方经济学、质量管理学、企业咨询、跨文化管理、计量经济学、数字化管理概论、商业大数据、企业数字化运营管理、文本分析与数据挖掘、商务智能决策与分析、智能制造与精益管理等。

    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为4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荣誉

    2008年工商管理专业被评为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单位,2013年获批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点,2016年被评为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20年成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获批MBA授权点,2021年,获批河南省优秀基础教学组织,2024年河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排名第六。

    工商管理系教师团队荣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称号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文明教师2人,河南省教学标兵1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5人次,郑州航院教学名师1人、教学质量奖3人、教学标兵2人以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人等。学术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0余项。1人获得全国管理决策优秀指导教师,10人被评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5人在校就业指导教师教学大赛上获奖。

    招生状态

    1985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经有40年历史,在招。

    办学条件

    工商管理系教学团队锐意进取,精诚团结,全心全意投身于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在课程建设方面。立项河南省线上一流课程1门,河南省混合一流课程2门,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门,河南省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1门,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1门,河南省精品在线 课程1门等;在教学改革与研究方面,教研成果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立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郑州航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余项;在教材建设方面,先后主编《管理学》《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基础》《营销管理实务》《创业管理案例》等教材多部。

    工商管理专业(数智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秉承“航空为本,管工结合”办学特色,推进专创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建了“素质+能力”的课程体系,形成实现培养目标的整合力。突出航空特色,开设《民航概论》、《航空模型设计与制作》等4门课程;强化管工结合,开设《机械制造工程》、《航空概论》等2门课程;重视信息技术学习,设置《人工智能与未来》《Python程序设计》《商业大数据》《企业数字化运营管理》、《数字化管理概论》、《智能制造与精益管理》等6门课程。依托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原创新创业软科学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和郑航众创空间,持续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开设《创业管理》、《企业经营模拟》等6门创新创业课程;实施“四个融入”,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课外实践和学生发展评价。课程设置完全符合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能够完全支持。

    具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和专业实验室。学校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中心面积5100平方米,下设1个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区、10个专业实验室、2个专业综合实验室、以及实验教学管理办公室和技术支持办公室。中心拥有SAS、SPSS、EVIEWS、STATR、VBSE等统计软件与专业软件,以及全球金融资讯分析与模拟交易系统、小间距3Dled大屏、对地互动投影系统等一批高水平专业实验设施。配置了高性能的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建立了实验设备之间的高速网络,实现了1000M网络连接速度;采用Ctrix云桌面系统,实现了虚拟终端管理,为每位学生提供有线和无线网络接入条件。

    学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丰富,截止到2022年9月,馆藏纸本图书260.67万册,纸本期刊722种,电子图书58.03万册,电子期刊152.3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7个,学位论文588.03万册。图书馆拥有阅览座位5499个,周开放时间108.5小时,网上资源服务全天24小时开放。拥有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馆藏书目查询、全开架借阅、通借通还、多媒体阅览、电子资源检索、参考咨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研讨间、读者培训、阅读推广、第二课堂等服务。

    工商管理专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主要包括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公司、郑州宇通客车、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正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洪都航空工业、中航光电、新航等8个固定实习基地,学院每年有100名左右的学生集中在上述单位实习。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的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参与教学和指导。

    每年学校配备9万元专业建设经费,学院配备实习经费10万左右,专业建设经费20万元左右,满足学生实验、实习、设备更新、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需求。教学经费的使用向教学一线倾。教学经费最低保障标准及增长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就业去向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凭借开阔的学科视野、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思维训练和卓越的实践能力,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并迅速成长为各个岗位上的业务和管理骨干。2012-2024年工商管理专业的平均综合就业率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航空工业系统、金融系统、行政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管理与运营、咨询与战略分析、金融与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以及数字化管理等工作。每年均有大批毕业生考入“985”、“211”等重点高校继续攻读深造。

    优秀校友

    办学76年来,工商管理专业大批毕业生在航空工业和社会各领域等辛勤努力,成为各自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精英,涌现出田民、杨如军、张西彩、曹亚军等航空工业高管,吴杰、王育红等学界精英,刘士力、都本正、丁彪、潘夏雨、张志强、杨玉甲等知名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