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至27日,第十六届中国管理案例学术年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顺利召开。本届年会以“数智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由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案例专业委员会、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主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近400位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数智时代管理案例研究的新趋势与新路径。我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周常宝副教授参加了本次年会,并参访了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

4月26日,第十六届中国管理案例学术年会开幕式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举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谢小云院长在致辞中表示,案例研究一定要“扎根一线”,紧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及“中国企业全球化”两大命题。他认为,学者们要扎根中国优秀本土案例研究,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路径。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王萍主任回顾了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18年发展历程,肯定其“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指出案例是工商管理教育的核心环节,需通过鲜活场景提升教学质量,回应数智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叶鑫院长表示,“扎根中国情境、提炼本土智慧”是构建中国管理理论的必由之路。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方伟校长以“新里程碑”定位本届年会,强调案例研究需连接理论与实践,核心的价值在于将鲜活的实践问题升华为系统性的理论认知。
开幕式后,主题报告围绕案例研究方法论与数智技术应用展开。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指出,当前案例研究存在“模板化”、“结论先行”等问题,需以“现象驱动”挖掘管理洞见。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教授结合敦煌网、京东、华为等案例,揭示数智技术如何通过“平权机制”与“质变驱动”重塑商业生态。数字平台是现代商业生态的核心载体,未来研究需关注技术与组织行为的融合,推动“人机协同”理论创新。方太集团孙利明副总裁分享方太以“仁爱文化”引领企业发展的实践,提出“心性即文化 文化即业务”理念。随后的“期刊主编面对面”环节中,《管理学报》主编杨治教授、《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副主编林海芬教授、《南开管理评论》学术编辑徐芳超博士分享期刊采稿标准,强调案例研究需兼具“选题前沿性”“方法规范性”“理论贡献度”,避免陷入“描述性陷阱”
4月27日,主题报告继续围绕“数智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论坛主题展开。信雅达科技有限公司林路总裁以《数智技术在银行的实践》为题,分享了AI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场景。他提出智能技术需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通过 “内化于心(技术赋能核心能力)、外化于行(优化服务流程)”构建人机协同的金融服务生态。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魏江教授以微医案例为切入点,探讨新兴场域平台型企业制度创业机理。大连理工大学崔淼教授作题为《数智时代案例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实践》的主题报告,她针对传统归纳逻辑的局限性,提出利用机器学习、大模型技术优化案例研究流程。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聚焦“多方法研究设计中的案例方法应用”,系统分析案例研究与定量方法的融合路径。下午,参会代表实地调研杭州科技创新企业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与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数智技术在产业场景中的实际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中国管理案例学术年会作为国内管理案例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旨在推动管理案例研究与教学发展,为我院扎实开展案例研究与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图/文 周常宝,审校/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