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主办,河南大学商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原营销国际学术论坛在河南开封举办。由于疫情的原因,本次论坛采取小范围线下加线上直播形式进行。我院市场营销系主任马玉俊老师应邀参加了线下会议。本专业老师们积极收看了线上直播。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数字化转型时期中原营销创新:理论与实践”。在安排非常紧凑的一日议程中,海内外的十数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的庄贵军老师结合申请国自然重点基金和面上项目的经验讲述了“制造商视角全渠道策略研究”。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张晗老师分享了“Beyond Summary Rating Statistics: The Swaying Effect of Individual Reviews in Online Word-of-Mouth”,围绕在线评价对决策影响的摇摆现象进行介绍。中山大学的品牌研究专家王海忠老师做了题为“新时期品牌研究的主要方向”的报告,探讨了品牌拟人化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机制,引发了现场热烈的讨论。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崔海涛老师做了“How to incorporate Psychological Behaviors into Quantitative Marketing Research”的报告,从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讲起,提到如何将心理行为相关的因素融入量化的营销研究之中。下午进行了两个迷你的平行分论坛,结合领域内的各个研究热点进行学术交流,其中,深圳大学的张宁老师还介绍了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育人经验。之后,河南大学的李耀老师结合自身国家社科项目的经验讲述了“数字化背景下新兴品牌为何能够快速赶超行业知名品牌”的报告,梳理研究思路和逻辑。来自复旦大学的金立印老师还做“Ethical Prefreences Regarding Med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的报告,从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探讨紧缺资源配给的伦理决策,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群体的考量特征差异。
总体来说,参加本次营销论坛,无论是从研究思路的开拓,还是研究方法和同行交流方面都收获良多。未来会将参与本次论坛的情况,开展进一步的教研活动。(文图 马玉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