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BSP国际认证
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商学院

 

 学院动态 
 会议安排 
 教学信息 
 公告通知 
 科研信息 
 团学工作 
 常用下载 
 党建工作 
 监考安排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团学工作>>正文
    我院联合图书馆举办“校长书单”《我与地坛》阅读分享会
    新闻中心  商学院 审核人:

    近日,我院联合图书馆在02C108教室共同举办以“与地坛对话,寻找生命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校长书单”《我与地坛》阅读分享会。图书馆副馆长杨新慧,教师代表荆永菊、于海莉、申艳楠,特邀嘉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马玉俊,以及我院党委副书记倪大钊,教师代表王峥、校友代表刘会霞,“校长书单”阅读作品征集大赛的优秀获奖者、青马研究会成员等二十余名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活动由图书馆教师郭家锐主持。

    活动伊始,郭家锐介绍了我校第九届读书节开幕式上发布的2025年度“校长书单”,回顾了暑期我院与图书馆联合开展的系列阅读活动,并对史铁生的著作《我与地坛》进行了简要介绍。

    在分享环节,“校长书单”阅读作品征集大赛的优秀获奖者——商学院杜怡冉与艺术与设计学院姜艳春,分别分享了她们的阅读感悟。杜怡冉谈到,《我与地坛》启示我们在无常命运面前应学会正视与接纳,在有限生命中构建无限的精神价值。她结合自身大学生活,鼓励大家将“追赶他人”的经历视为个人的“地坛”,在学业差距与学习节奏中探寻属于自己的生命答案。姜艳春则从地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出发,阐述了作品所蕴含的“中国式觉醒”,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她感受到一场深入东方文明内核的生命叩问。

    随后,于海莉与学生代表孟晨深情诵读了《我与地坛》的精选段落。在抒情的背景音乐中,朗朗诵读声将现场师生带入史铁生的精神世界,共同体会他对自我、苦难与母亲的深切情感。

    荆永菊与申艳楠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解读作品。荆永菊围绕“无情与有情”“有限与无限”“死亡与超越”三个维度,探讨了史铁生在地坛中如何通过身体的残缺与精神的探索,在命运的无情与母爱的温暖中重新寻得人生意义,最终实现生命的超越。申艳楠则感悟到人生无常,生命的意义在于“如何好好活下去”和“如何让生活更有温度”,强调接纳生活的不完美、勇敢面对困境、保持对生活的期待,在不同境遇中保持本心,活出坦荡与自在。

    在师生互动环节,2025届校友、河南大学研究生刘会霞动情讲述了自己在家庭贫困、亲人患病、父母残疾的逆境中,坚持勤奋自强、最终破茧成蝶的成长经历,真挚的分享令在场师生为之动容。

    在场学生代表也结合学习与生活中的困惑,提出了关于焦虑、迷茫及职业选择等方面的问题。马玉俊从心理健康角度指出,大学阶段的迷茫与焦虑实为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成长的契机,鼓励大家通过阅读与作者精神对话,从中获得疗愈与力量。王峥则从就业指导层面建议同学们“以终为始”,通过明确目标推动行动,将焦虑转化为每日进步的动力,并运用“柠檬原则”将挫折转化为涅槃重生的机遇。

    倪大钊谈到自己求学时也曾在迷茫中摸索,而图书馆成为了他心灵的“地坛”。他在这里阅读、思考,与先贤对话,在书香中逐渐沉淀内心,找到了前行的方向。他表示,“校长书单”为师生搭建起了一座交流与思考的桥梁,让不同的思想在此碰撞。他由衷地感谢图书馆提供的宝贵平台,也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共同成就了这场深刻而温暖的分享会。

    杨新慧表示,《我与地坛》中母子之间的深情与生命追问令她深受触动,也引发了对图书馆工作的深入思考。她指出,图书馆正如读者心中的“地坛”,是心灵栖息与精神汇聚的场所,如何让好书真正走入读者内心,是图书馆员的重要使命。此次走进商学院,是图书馆主动贴近读者、扎根校园的具体实践,由衷地感谢商学院的热情支持与积极配合。未来,图书馆将继续搭建与学院之间的阅读交流平台,以书为桥,助力读者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自2025年度“校长书单”发布以来,青马研究会积极响应,动员全院师生,携手图书馆共同开展“含英咀华·传承经典”活动与“共读校长书单,同赴书香青春”主题活动。本次阅读分享会,是青马研究会创新思想引领形式的有益探索,为强化青年学子理想信念教育、营造全院浓厚阅读氛围、厚植人文情怀筑牢了坚实基础。(文/吴濡秦,审校/倪大钊)

    关闭窗口